新闻
 

全面解读 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是如何诞生的?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和大多数意大利葡萄酒的术语不同,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Super Tuscan)并没有固定的含义,也没有法律定义。如果一瓶葡萄酒被标注为蒙塔奇诺布鲁奈诺(Brunello di Montalcino),那么关于葡萄的种植地点、允许使用的品种以及葡萄酒的陈年时间(甚至包括使用哪种容器陈年)则都有明确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并不适用于超级托斯卡纳。

那么这个术语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对托斯卡纳葡萄酒又意味着什么呢?

大卫·韦(David Way)是《皮埃蒙特葡萄酒》(The Wines of Piemonte)一书的作者,也是WSET第四级葡萄酒文凭认证(WSET Level 4 Diploma in Wines)课程的高级研究员和课程开发者,他对此进行了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托斯卡纳的葡萄酒质量正从停滞的状态中“苏醒”。当时生产的大部分葡萄酒质量非常普通,大型装瓶公司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从农民那里购买大量的葡萄和葡萄酒。当时主要的红葡萄酒是由红葡萄品种和白葡萄品种混合酿造而成,在酒杯中颜色淡,酸度很高,缺乏明确的水果风味。装瓶商们经常从意大利南部购买颜色更深、酒精度更高的葡萄酒,并将其与当地的葡萄酒混合,从而改善当地葡萄酒的品质。当时葡萄酒造假现象十分普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国内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葡萄酒行业迫切需要现代化。主要的应对措施是引入法定产区(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简称DOC,即原产地命名控制),该体系规定了详细规则,旨在确保葡萄酒的质量和真实性,简而言之,就是提升意大利葡萄酒的声誉。

在托斯卡纳,最早引入且最为人熟知的葡萄酒产区是基安蒂DOC(Chianti DOC)。与托斯卡纳的多数地区一样,桑娇维塞(Sangiovese)是当时包括现在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然而,当时的DOC法规与如今大不相同。法规要求基安蒂DOC葡萄酒必须由50%至80%的桑娇维塞、10%至30%的卡内奥罗(Canaiolo Nero)以及10%至30%的特雷比奥罗托斯卡纳(Trebbiano Toscano)和/或基安蒂马尔维萨(Malvasia del Chianti)酿造,并且可以加入最多5%的未具体指明的辅助品种。

简而言之,当时的基安蒂DOC葡萄酒不能是100%的桑娇维塞,而且必须加入白葡萄品种。后者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红葡萄酒的颜色和风味浓郁度。这些法规展现了当时葡萄园中种植的葡萄品种以及从这些葡萄园中酿造尽可能多葡萄酒的需求。总的来说,当时更注重数量而非质量。

与此同时,雄心勃勃的托斯卡纳葡萄酒生产商开始尝试种植非本土葡萄品种。贵族家庭喜爱波尔多(Bordeaux)的葡萄酒,而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则热衷于在自己的葡萄园中种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赤霞珠

其中最著名的先锋人物推出了西施佳雅(Sassicaia),在托斯卡纳海岸的博格利(Bolgheri)拥有土地,这里距离基安蒂(Chianti)很远,却以赛马而非葡萄酒而闻名。在酿酒方面,受波尔多影响的酿酒师贾科莫·塔奇斯(Giacomo Tachis)受安蒂诺里(Antinori)家族雇佣,他是小橡木桶(barrique)的倡导者。这种小橡木桶容量仅为225升,由经过烘烤的法国橡木制成。它们有助红葡萄酒的固定颜色,软化单宁,同时为葡萄酒增添香草和香料的香气。这与托斯卡纳传统使用的旧的大桶(botti)非常不同,这些大桶通常由斯拉沃尼亚(Slavonian)橡木或栗木制成。在最好的情况下,容量为1500至10000升的这些大桶是中性的陈年容器;而最坏的情况是,如果维护不当,它们会给葡萄酒带来异味。

由于这些同时进行的发展,有抱负或冒险精神的生产商别无选择,只能跳出当时的DOC体系。最著名的是马里奥·因奇萨·德拉·罗切塔(Mario Incisa della Rocchetta),他定居在当时鲜为人知的博格利村,于1944年在一个一公顷的葡萄园中种植了赤霞珠,用于酿制家人自用的葡萄酒。通过与安蒂诺里家族的联系,他被贾科莫·塔奇斯说服,将葡萄酒在小橡木桶中陈年,并最终将其推向市场。在1971年,西施佳雅的首次商业发布是1968年份的葡萄酒,比第一批葡萄酒的酿造晚了二十年。在同一年份,圣费利·切(San Felice)大胆地酿造了一款葡萄酒,名为维戈雷洛(Vigorello),由100%由桑娇维塞酿造。

1975年,安蒂诺里酿造了现代款的天娜(Tignanello),这是一种由80%的桑娇维塞和20%的赤霞珠混合而成的葡萄酒。尽管它生长在经典基安蒂法定产区(Chianti Classico)的核心地带,但与西施佳雅和维戈雷洛一样,它只能被归类为日常餐酒(vino da tavola)。著名的早期葡萄酒评论家路易吉·维罗内利(Luigi Veronelli)敦促安蒂诺里不要担心法定类别,而是以天娜葡萄园命名这款葡萄酒,这又是一个革命性的发展举措。

因此,早在“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这个术语被想出来之前,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三种类别就已经出现在这些早期的发展中了。西施佳雅诞生于一个没有法定产区的地区,是一种波尔多混酿;维戈雷洛当时是100%的托斯卡纳葡萄酒,葡萄生长在基安蒂,但不能被称为基安蒂葡萄酒;天娜的葡萄生长在基安蒂的核心地带,但由于混酿中使用了赤霞珠,也超出了基安蒂的规定。

西施佳雅和天娜已经成为最知名的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之一。为了完成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版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维戈雷洛已经演变成一种受波尔多影响的葡萄酒,但如今,混酿的一部分包含了罕见的托斯卡纳品种普尼特洛(Pugnitello),这是混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真是一个灵活的类别!


▲西施佳雅倒入杯中,用于品酒

简而言之,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指的是在托斯卡纳生产的红葡萄酒,这些葡萄酒在1967年时不符合基安蒂DOC的法规框架。而它们之所以变得如此重要,是因为生产商们有雄心壮志,想要酿造出顶级品质、甚至是世界级的葡萄酒,这与当时该地区普遍的普通葡萄酒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就有了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1978年,休·约翰逊(Hugh Johnson)组织了一场盲品会,其中包括波尔多一级庄葡萄酒和西施佳雅,而托斯卡纳葡萄酒被评为最佳葡萄酒,超越了它那些更有名的波尔多“表亲”。随后,年轻的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给1985年的西施佳雅打出了100分,这又是对其品质的另一份佐证。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见证了更多的发展。蒙特维蒂(Montevertine)的100%桑娇维塞葡萄酒——勒佩尔戈托(Le Pergole Torte),其果实产自基安蒂核心村庄拉达(Radda),被基安蒂官方拒绝。这款葡萄酒在1977年作为日常餐酒(vino da tavola)推出,并成为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珍视的膜拜级葡萄酒 (cult wine)。奥那尼亚(Ornellaia)在1985年发布了其首款受波尔多影响的葡萄酒,并于1986年推出了其纯梅洛(Merlot)葡萄酒马赛托(Masseto)。

葡萄酒法规最终跟上了这些出色的葡萄酒的发展步伐。从1992年起,地理标志保护标签(即IGT,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受保护的地理标志)在意大利其他地区用于不太知名葡萄酒的类别,却成为了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归宿。博格利在1994年成为了波尔多混酿的DOC产区,最终在1996年,基安蒂修改了其规则,使白葡萄成为可选项,并允许100%桑娇维塞葡萄酒的生产

尽管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这一术语无法简单定义,但我们可以这样说,基本上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葡萄酒属于这一类别:波尔多混酿,尽管近年来生产商也开始使用西拉(Syrah),然后以桑娇维塞为主的葡萄酒,其混酿伙伴是波尔多品种,以及一些备受赞誉的纯桑娇维塞葡萄酒。另一个共同特点是使用法国橡木桶来陈年葡萄酒。

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这一术语最早应该是在1985年由英国葡萄酒进口商兼记者尼古拉斯·贝尔弗雷奇(Nicolas Belfrage)首次在印刷品中使用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葡萄酒是意大利酿酒师雄心壮志的结果,他们想要酿造出与全球顶级葡萄酒同等品质水平的葡萄酒。这一目标对整个意大利注重品质的种植者们的雄心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短短几十年间,意大利葡萄酒就从毫无特色的散装葡萄酒转变为受到世界各地赞誉的葡萄酒。

对葡萄酒学习有兴趣?欢迎了解WSET葡萄酒资格认证。想要查询你所在城市的WSET授课机构(APP)进行上课和考试,请在“开课地点”选择城市和课程类别进行搜索。